空間與時間分析
興趣區域(Area of Interest, AOI)
空間上的劃分即為定義出「興趣區域」(Area Of Interest, AOI),將感興趣的區域注視之位置作為標記,轉換注視的座標位置為AOI區域,統計時則以AOI當作統計的依據,例如藉由AOI探討受測者「偏好觀看的位置」(preferred viewing position)的研究(McConkie, Kerr, Reddix, & Zola, 1988; Rayner, 1979)。興趣區域大小範圍可依需求設定(White, 2008; Yang, Wang, Chen, & Rayner, 2009)。例如,透過觀察使用者觀看AOI的比率,用於研究使用者介面易用性的問題(Benel, Ottens, & Horst, 1991)。
凝視時間
凝視次數
凝視比率
興趣時域(Period Of Interest, POI)
時間上的劃分即為定義出「興趣時域」(Period Of Interest, POI),藉以探討參與者在各個時間區間眼動歷程的變化,例如,Grant與Spivey(2003)研究Duncker(1945)之「腫瘤與雷射放射」問題,實驗開始的30秒與結束的前30秒的眼動行為。Knoblich 等人(2001)在探討參與者解決「火柴棒數學問題」(matchstick arithmetic problem)時,將實驗參與者解題的時間切割成為前、中、後三個興趣時域。陳學志等人(2010)提到面對複雜的視覺刺激,參與者可能會多次進出興趣區域,因此注視時間可分為(1)首次注視時間(first past gaze duration/first run gaze duration)(2)第二次注視時間(second past gaze duration/second run gaze duration)(3)末次注視時間(last past gaze duration/last run gaze duration)。
關鍵次序
首次注視時間(first past gaze duration/first run gaze duration)
第二次注視時間(second past gaze duration/second run gaze duration)
末次注視時間(last past gaze duration/last run gaze duration)
關鍵時域
前n秒注視時間或是出現凝視次數
後n秒注視時間或是出現凝視次數
時域劃分
前、中、後時期之注視時間
前、中、後時期之出現凝視次數
Last updated